以水為脈 水綠相融 七星陵城項目不負春色建設正當時
以水為脈 水綠相融 七星陵城項目不負春色建設正當時
發布日期:2021-04-19 13:28:09 來源: 瀏覽次數:

“十四五”開局之年,懷揣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的使命和期盼,跟隨國家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七星建設者以“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斗者”的奮進姿態,在新時期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面前,用奮斗履行“解析生態密碼 守望綠水青山”使命,書寫無愧于自身,無愧于時代的“春之戰歌”。“七星項目建設ING系列”本期走進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及水系生態治理項目,看他們以水為脈,不負春色助力陵城生態文明建設。
以水為脈 水綠交融
七星陵城項目不負春色
建設正當時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及水系生態治理PPP項目(簡稱:陵城PPP項目)自2019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項目部始終堅持以“秉德建偉業 利他鑄永恒”的價值理念為指引,組織精干隊伍多路并進,精準施策嚴格過程控制,用“趕路人”姿態推進建設速度。
由于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原有建設計劃受到影響。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及復工復產,不向困難妥協的七星建設者克服多重不利因素,趁天時趕工期。尤其進入2021年以來,項目部更是不負春光擼起袖子使勁干,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由于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原有建設計劃受到影響。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及復工復產,不向困難妥協的七星建設者克服多重不利因素,趁天時趕工期。尤其進入2021年以來,項目部更是不負春光擼起袖子使勁干,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十四五期間,德州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全面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構建形成“一軸四心,三區三廊”的中心城區發展布局,實現中心城區由“運河時代”向“高鐵時代”跨越,加強德陵一體化建設目標。作為三區中的陵城,公共設施資源完善建設則成了融入德州中心城區發展的關鍵之一。新建7個綠化景觀公園及新馬頰河橡膠壩,改造開發區污水管網,新建污水管網68公里,建設泵站3座的陵城PPP項目,不但是陵城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綠色生態工程,更是陵城區西接德陵一體化發展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自2019年七星承接該項目建設以來,項目充分利用集團多年積累的生態產業建設和運營綜合服務經驗,匹配優勢人力、技術、設計等要素資源,力爭將項目建設成為七星“解析生態密碼 守望綠水青山”的樣本項目、示范項目。
如今,經過近兩年緊張建設,項目形象總進度趨近完成。其中鬲津河帶狀公園(二期)已完成65%,陵州路帶狀公園已完成80%,新鬲津河帶狀公園已完成25%,財源路帶狀公園已完成55%,新鬲津河東岸社區公園已完成75%,迎賓街帶狀公園已完成93%;污水官網建設采用邊建設邊驗收形式推進,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21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鬲津河帶狀公園(一期)以及存量內容也同期加緊建設和維護中。
如今,經過近兩年緊張建設,項目形象總進度趨近完成。其中鬲津河帶狀公園(二期)已完成65%,陵州路帶狀公園已完成80%,新鬲津河帶狀公園已完成25%,財源路帶狀公園已完成55%,新鬲津河東岸社區公園已完成75%,迎賓街帶狀公園已完成93%;污水官網建設采用邊建設邊驗收形式推進,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21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鬲津河帶狀公園(一期)以及存量內容也同期加緊建設和維護中。


不久將來,全面建成及完善后的陵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及水系生態治理項目,將為陵城構建起“以水為脈 水綠相融”的城市生態體系,實現主城區與開發區水系景觀互聯互通,提升沿線小區、學校、幼兒園、企業廠區等眾多陵城人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此同時,陵城區主要公園覆蓋面也將從中心向外延伸,形成串聯起東西的綠色生態長廊,使城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大幅增強,滿足市民提高生活質量對休閑、娛樂、健身等多種需求,為城市品位提升,德陵一體化發展提供綠色助力。
鏈接:陵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及水系生態治理PPP項目含新建和存量兩部分,總投資64735.06萬元。其中新建工程包含城區內部分公園綠化景觀和新馬頰河橡膠壩建設、開發區污水管網與泵站建設,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存量公園完善維護采用TOT(移交運營移交)模式;21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采用O&M(委托運營)模式。項目合作期17年(新建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15年),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和存量公園合作期分別為8年和17年(存量項目為建成后移交運營,不存在建設期)。
鏈接:陵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及水系生態治理PPP項目含新建和存量兩部分,總投資64735.06萬元。其中新建工程包含城區內部分公園綠化景觀和新馬頰河橡膠壩建設、開發區污水管網與泵站建設,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存量公園完善維護采用TOT(移交運營移交)模式;21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采用O&M(委托運營)模式。項目合作期17年(新建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15年),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和存量公園合作期分別為8年和17年(存量項目為建成后移交運營,不存在建設期)。

下一篇:
上一篇:自然天成花園“藝術長廊”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