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 | 全國31個省份文化領域機構改革方案
深度解析 | 全國31個省份文化領域機構改革方案
發布日期:2018-12-03 10:05:23 來源: 瀏覽次數:
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至此,我國31個省份機構改革方案全部“出爐”并對外公布。倍受關注的文化機構改革作為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全部進入落地實施階段,近半數以上的文化與旅游部門完成了機構整合,并正式掛牌或宣布新的領導班子??v觀全國31個?。▍^、直轄市)文化領域機構改革,有哪些改革的新亮點和特點?又將會對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從今年3月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并正式掛牌運行,到目前31個省(區、直轄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廳(委)并陸續掛牌,撤消文化、旅游部門重新組建文化和旅游廳(委)成為此次全國機構改革的“規定動作”。經過梳理發現,雖然此次省級文化系統機構看似同出一轍,但仍有不少創新亮點可窺。
先說4個直轄市。新一輪地方機構改革前,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慶市的文化機構無論是名稱和職能上各有自己的特色。如,此前北京市為文化局,上海、天津叫文化廣電影視管理局,而重慶則為文化委員會。
相比較而言,上海和天津之前的文化機構職能包括了廣電和影視管理。從目前上海和天津發布的地方機構改革方案看,均重新組建了文化和旅游局,天津還加掛市廣播電視局的牌子。之前的電影管理職能劃入了宣傳部,而上海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中并未重新組建廣播電視局。由此可見,上海廣電的職能可能仍歸屬其文化和旅游局。
而重慶市相對上述3個兄弟直轄市顯得尤為個性化。根據2013年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通過的《重慶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顯示,整合原重慶市文化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的職責,組建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并加掛重慶市版權局牌子。
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組建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將整合原市文化委員會和原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職責,加掛市文物局牌子。同樣,廣播電視的職能也沒有作出明確。在目前“三定方案”尚未公布之前,仍是大家的一個“猜測點”。
再說5個自治區。從目前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相比,內蒙、廣西、寧夏,3個自治區將原文化廳與旅游發展委員會進行合并,重新組建了文化和旅游廳,大致上與全國其他省級機構改革無異。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新疆和西藏2大自治區。除了新疆尚未對外發布機構改革具體方案外,據西藏商報報道:11月20日,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正式掛牌,成為目前全國唯一重新組建并單獨保留文化與旅游機構的地區。
根據西藏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新組建的自治區旅游發展廳作為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工作特別是旅游工作的特殊關懷,也是加快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動西藏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
再說22個?。ú缓_灣?。?。從目前22個平行省發布的機構改革方案看,除了海南省整合旅游、文化、體育職能,組建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這一“綜合機構”外,其他21個省涉及文化領域的改革幾乎毫無出入。
海南作為此次全國省級機構改革的排頭兵,整合旅游、文化、體育職能,組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彰顯了本次省級機構改革的自主權和地方特色的“自選動作”。海南省組建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要基于海南當地經濟社會實際發展情況以及之前機構設置的歷史脈絡,實現了旅游、文化、體育、廣電等深度融合發展。這種整合符合中央機構改革精神,也體現了海南特色,有助于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機構改革“拆分成本”。
“詩和遠方終于走到了一起!”隨著全國31個?。ㄊ校┪幕吐糜螜C構的合并重組、陸續掛牌或宣布新的領導班子,兩者的結合將帶給人們怎樣的新期待?已經成為今天業界人士的共同話題。今天,文旅小軍哥就為您梳理一下目前文化和旅游廳(委)成立之后,各省對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以文興旅形成廣泛共識。10月22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干部大會,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出席會議時強調,未來要精心謀劃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旅游標志性項目,講好“吳韻漢風”的江蘇故事,塑造“水韻江蘇”的旅游品牌,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江蘇經濟的重要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新的引擎。10月23日,新組建的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劉旗表示,未來將深度挖掘重慶文化旅游資源,切實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讓更多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旅游產品,把重慶建設成為文化強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是重大文旅項目成為焦點。10月25日上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班子宣布會議在浙江圖書館召開廳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褚子育在會上表示,圍繞文化浙江、詩畫浙江建設目標要求,切實增強前列意識、創新意識、實干意識,在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對外開放、發展保障四個方面謀好新篇,爭取實現機構合并后的“開門紅”。
10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成立,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表示,希望新組建的省文化和旅游廳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三是產業深度融合擺上日程。10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成立,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表示,希望新組建的省文化和旅游廳能夠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把山西省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帶動轉型發展。
10月30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領導班子宣布大會及揭牌儀式在蘭州舉行。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陳衛中表示,將統籌兼顧,能融則融、能融盡融,做好甘肅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質,讓旅游更加具有特色化、品質化和效益化。
10月31日上午,新組建的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禹新榮表示,推動文化旅游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真抓實干,促進真融合、深融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文化和旅游需求。
四是特色文旅產業正在崛起。11月13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貫徹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2022年冬奧會和國家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 地振興的有利契機,落實“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向讓吉林冰雪產業成為全國“風向標”的目標努力奮進。
近日,黑龍江省2018—2019年度冬季駐場演出發布會舉行,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于峰介紹:今年冬季的駐場演出與往年不同,這是文化和旅游廳組建以來舉辦的第一個駐場演出活動,此次的駐場演出從11月15日開始至2019年4月30日,全省83個演出團體屆時將陸續在全省演出4000余場,進一步助推龍江冰雪產業發展,營造冬季旅游的文化氛圍。
此外,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寧夏等?。▍^、直轄市)的文化和旅游廳也均結合文化和旅游資源和產業優勢,提出今后的發展思路和工作方向。
從今年3月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并正式掛牌運行,到當前31個省(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廳(委)并陸續掛牌和新的領導班子相繼亮相,國家和省級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完成后,將對全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揣測和預判:
一是從政策上將會進行長遠謀劃。機構改革是一項系統重建工程,在時間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當下而言,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既要穩妥推進改革各項任務,也要積極謀劃今后的目標任務。從政策層面講,盡管此前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政策或意見,并沒有從機構一體化層進行統籌設計,在實際操作執行中很難落地。下一步,國家層面可能很快頒布和推行實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與法規;在整體規劃方面,會對今后3-5年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進行一次整體規劃,通過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真融合、大發展。
二是在實踐上將會啟動先行試點。文旅融合是推動文化產業、旅游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轉換增長動力的必然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文旅融合除了做好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外,如何圍繞“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規律,研究制定促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具有產業帶動力和文化影響力的示范項目等現實課題,將會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籌劃明年工作的重要議題。
在全國省、市、縣、鎮四個層面將會啟動一輪關于文旅融合發展的先行試點或示范區,通過實踐探索統籌推進文化和旅游在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市場監管、科技創新、對外交流等領域深度融合。
三是文化資源大省文旅融合后勁足。資源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基礎和前提。它不僅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創新產品或服務來源,而且也是提高產業融合度和持久發展力的重要根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文化資源大省將會迎來文旅融合發展的重大機遇,如山東、河南、江西、浙江、江蘇、湖南、陜西、湖北、四川等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省份,近年來紛紛將“推動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產業強省轉變”將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省級文化和旅游廳(委、局)的組建,通過盤活用好節慶民俗、文物古跡、山川名勝、人文風情等文旅資源,必將催生更多的重大文旅融合項目和更多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目的地。
四是文旅民營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再次宣示了我們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堅定立場,重申了“三個沒有變”,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提振了發展信心。
隨著省級文化和旅游廳(委、局)的組建,文旅民營企業面臨融資難、降成本難、要素保障難、創新難、知識產權保護難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必將得到各?。ㄊ校h委、政府正視,一系列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的政策舉措將會隨之而來。
從今年3月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并正式掛牌運行,到目前31個省(區、直轄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廳(委)并陸續掛牌,撤消文化、旅游部門重新組建文化和旅游廳(委)成為此次全國機構改革的“規定動作”。經過梳理發現,雖然此次省級文化系統機構看似同出一轍,但仍有不少創新亮點可窺。
先說4個直轄市。新一輪地方機構改革前,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慶市的文化機構無論是名稱和職能上各有自己的特色。如,此前北京市為文化局,上海、天津叫文化廣電影視管理局,而重慶則為文化委員會。
相比較而言,上海和天津之前的文化機構職能包括了廣電和影視管理。從目前上海和天津發布的地方機構改革方案看,均重新組建了文化和旅游局,天津還加掛市廣播電視局的牌子。之前的電影管理職能劃入了宣傳部,而上海的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中并未重新組建廣播電視局。由此可見,上海廣電的職能可能仍歸屬其文化和旅游局。
而重慶市相對上述3個兄弟直轄市顯得尤為個性化。根據2013年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通過的《重慶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顯示,整合原重慶市文化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的職責,組建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并加掛重慶市版權局牌子。
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組建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將整合原市文化委員會和原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職責,加掛市文物局牌子。同樣,廣播電視的職能也沒有作出明確。在目前“三定方案”尚未公布之前,仍是大家的一個“猜測點”。
再說5個自治區。從目前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相比,內蒙、廣西、寧夏,3個自治區將原文化廳與旅游發展委員會進行合并,重新組建了文化和旅游廳,大致上與全國其他省級機構改革無異。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新疆和西藏2大自治區。除了新疆尚未對外發布機構改革具體方案外,據西藏商報報道:11月20日,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正式掛牌,成為目前全國唯一重新組建并單獨保留文化與旅游機構的地區。
根據西藏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新組建的自治區旅游發展廳作為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工作特別是旅游工作的特殊關懷,也是加快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動西藏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
再說22個?。ú缓_灣?。?。從目前22個平行省發布的機構改革方案看,除了海南省整合旅游、文化、體育職能,組建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這一“綜合機構”外,其他21個省涉及文化領域的改革幾乎毫無出入。
海南作為此次全國省級機構改革的排頭兵,整合旅游、文化、體育職能,組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彰顯了本次省級機構改革的自主權和地方特色的“自選動作”。海南省組建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要基于海南當地經濟社會實際發展情況以及之前機構設置的歷史脈絡,實現了旅游、文化、體育、廣電等深度融合發展。這種整合符合中央機構改革精神,也體現了海南特色,有助于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機構改革“拆分成本”。
“詩和遠方終于走到了一起!”隨著全國31個?。ㄊ校┪幕吐糜螜C構的合并重組、陸續掛牌或宣布新的領導班子,兩者的結合將帶給人們怎樣的新期待?已經成為今天業界人士的共同話題。今天,文旅小軍哥就為您梳理一下目前文化和旅游廳(委)成立之后,各省對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以文興旅形成廣泛共識。10月22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干部大會,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出席會議時強調,未來要精心謀劃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旅游標志性項目,講好“吳韻漢風”的江蘇故事,塑造“水韻江蘇”的旅游品牌,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江蘇經濟的重要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新的引擎。10月23日,新組建的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劉旗表示,未來將深度挖掘重慶文化旅游資源,切實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讓更多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旅游產品,把重慶建設成為文化強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是重大文旅項目成為焦點。10月25日上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班子宣布會議在浙江圖書館召開廳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褚子育在會上表示,圍繞文化浙江、詩畫浙江建設目標要求,切實增強前列意識、創新意識、實干意識,在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對外開放、發展保障四個方面謀好新篇,爭取實現機構合并后的“開門紅”。
10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成立,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表示,希望新組建的省文化和旅游廳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三是產業深度融合擺上日程。10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成立,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表示,希望新組建的省文化和旅游廳能夠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把山西省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帶動轉型發展。
10月30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領導班子宣布大會及揭牌儀式在蘭州舉行。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陳衛中表示,將統籌兼顧,能融則融、能融盡融,做好甘肅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質,讓旅游更加具有特色化、品質化和效益化。
10月31日上午,新組建的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禹新榮表示,推動文化旅游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真抓實干,促進真融合、深融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文化和旅游需求。
四是特色文旅產業正在崛起。11月13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貫徹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2022年冬奧會和國家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 地振興的有利契機,落實“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向讓吉林冰雪產業成為全國“風向標”的目標努力奮進。
近日,黑龍江省2018—2019年度冬季駐場演出發布會舉行,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于峰介紹:今年冬季的駐場演出與往年不同,這是文化和旅游廳組建以來舉辦的第一個駐場演出活動,此次的駐場演出從11月15日開始至2019年4月30日,全省83個演出團體屆時將陸續在全省演出4000余場,進一步助推龍江冰雪產業發展,營造冬季旅游的文化氛圍。
此外,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寧夏等?。▍^、直轄市)的文化和旅游廳也均結合文化和旅游資源和產業優勢,提出今后的發展思路和工作方向。
從今年3月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并正式掛牌運行,到當前31個省(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廳(委)并陸續掛牌和新的領導班子相繼亮相,國家和省級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完成后,將對全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揣測和預判:
一是從政策上將會進行長遠謀劃。機構改革是一項系統重建工程,在時間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當下而言,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既要穩妥推進改革各項任務,也要積極謀劃今后的目標任務。從政策層面講,盡管此前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政策或意見,并沒有從機構一體化層進行統籌設計,在實際操作執行中很難落地。下一步,國家層面可能很快頒布和推行實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與法規;在整體規劃方面,會對今后3-5年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進行一次整體規劃,通過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真融合、大發展。
二是在實踐上將會啟動先行試點。文旅融合是推動文化產業、旅游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轉換增長動力的必然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文旅融合除了做好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外,如何圍繞“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規律,研究制定促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具有產業帶動力和文化影響力的示范項目等現實課題,將會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籌劃明年工作的重要議題。
在全國省、市、縣、鎮四個層面將會啟動一輪關于文旅融合發展的先行試點或示范區,通過實踐探索統籌推進文化和旅游在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市場監管、科技創新、對外交流等領域深度融合。
三是文化資源大省文旅融合后勁足。資源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基礎和前提。它不僅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創新產品或服務來源,而且也是提高產業融合度和持久發展力的重要根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文化資源大省將會迎來文旅融合發展的重大機遇,如山東、河南、江西、浙江、江蘇、湖南、陜西、湖北、四川等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省份,近年來紛紛將“推動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產業強省轉變”將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省級文化和旅游廳(委、局)的組建,通過盤活用好節慶民俗、文物古跡、山川名勝、人文風情等文旅資源,必將催生更多的重大文旅融合項目和更多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目的地。
四是文旅民營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再次宣示了我們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堅定立場,重申了“三個沒有變”,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提振了發展信心。
隨著省級文化和旅游廳(委、局)的組建,文旅民營企業面臨融資難、降成本難、要素保障難、創新難、知識產權保護難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必將得到各?。ㄊ校h委、政府正視,一系列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的政策舉措將會隨之而來。
結 語
詩與遠方,未來可期。隨著31個省份文化機構改革的穩步推進,不僅在行政機構上實現文化與旅游的全面融合,還將有效掃除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機制障礙,進一步推動文化與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